香港城市大学陆洋教授课题组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基于3D打印
添加时间:2025-04-03 22:28:56
机械超材料通常是由诸多具有相同微结构的基本单元堆叠而成。当受到较大外载荷作用时,其内部具有均一结构的单元会呈现出相同的变形失效形式,进而形成贯穿结构整体的剪切带并导致应力与能量吸收等多种性能指标急剧下降,极大的限制其在实际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交错层状微纳结构的海螺壳以良好的吸能特性而闻名。其内部独特的软-硬界面可在保证有效能量吸收的同时合理调控生成裂纹的走向,提高了整体破坏的能量吸收阈值。kaiyun官网受此启发,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系的陆洋教授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机械超材料结构设计长程周期性概念:即在保留整体结构周期性的基础上引入了局域特殊性,从而同时实现机械超材料在受力变形过程中剪切带均匀分布与尺寸缩减的目的。此外,基本单元节点异质性带来的约束梯度能够实现超材料内部破坏位置与顺序的有效调控。通过利用摩方精密开发的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3D打印技术(摩方精密nanoArch P130, S140超高精度3D打印系统),实现了仿生机械超材料单元在微米尺度的高分辨制备。
随后,作者对机械超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实验与仿真对比研究。传统的BCC结构中出现了沿45度方向的整体破坏并伴随应力的断崖式下降。相比于BCC结构,单层仿生机械超材料则展现出了多条分布均匀的剪切带。由于特殊交错层状结构的存在,其在压缩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自增强响应。通过扩展机械超材料长程周期性的维度,三层仿生机械超材料进一步表现出了更为优异的机械性能指标以及跨层变形迟滞性。后续的有限元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节点约束梯度对调控仿生机械超材料内部破坏位置与顺序的有效性。即使树脂经过高温脆化处理,该结构的比吸能指标依然能达到4544 kJ/kg。这一结果为高性能的仿生机械超材料设计提供了参考。
作者团队简介:陆洋,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正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纳米制造实验室(NML)研究员、主任。主要从事微纳米力学、原位电镜及微纳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特别是对于低维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其尺度效应的探索,促进其在微机械/机电系统及先进制造等实际应用。陆老师与合作者在早前的研究中发现了超细金属纳米线的“冷焊”现象以及纳米尺度下硅和金刚石的“超大弹性”,有望应用于创新微电子以及量子器件。近年来也重点关注新型高熵、中熵合金的镀膜技术及其机械性能尺度效应的探索,为高、中熵合金在机械超材料和轻质构件等制造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并取得一系列原创科研成果。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aterial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100余篇,并担任Materials Today、Acta Mechanica Sinica、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等学术期刊的编辑。
第二十八届青岛市分析测试学会年会系列学术报告会 暨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邀请函 (第三轮)
EVIDENT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答案:AI显微镜颠覆检测范式,本土化赋能智造升级
终版议程重磅出炉!4月11日-12日第三届深圳国际安全健康测试学术会议邀您相聚深圳宝安
2025年3月高校仪器采购:清华、浙大、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发力,总预算破46亿
齐鲁,向上力!2025上海佑科第四届齐鲁科学仪器交流会即将举行,敬请期待!
西安交大张留洋教授课题组:3D打印太赫兹Anapole超生物传感器用于分子振动传感
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团队《EES. Catal. 》:用于无膜电解水中气体分离的气泡定向输运滑移微
摩方全自动工业级microArch® S150上线:智能交互+洁净作业双擎驱动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关迅、周光敏团队《NSR》:原位时空超分辨热监测系统在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焕新升级 赋能制造摩方精密全新官网正式上线年第八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杜可课题组«Langmuir»: 基于3D打印的液态核心光流体
上海大学张源课题组《Nano Research》: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助力血清炎症因子联合检测
上海大学张源课题组《Nano Letters》封面文章:3D打印微纳一体化电化学检测平台助力“外泌体
西安交大张留洋老师课题组《Laser Photonics Reviews》:3D打印的反射式手性
西安交通大学张留洋课题组《Optics Letters》:3D打印的基于环偶极子的高性能太赫兹传感器
西南石油大学朱一林课题组《 INT J MECH SCI 》:一种具有可调力学性能的新型单斜拉胀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