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 3Dkaiyun官网打印出“接骨神器”
添加时间:2025-04-03 22:27:55
在现代化的车间里,数十台工业打印机有序地运转着,一道激光穿透玻璃幕墙,在钛合金粉末上雕琢出精度达0.01毫米的纹路。短短数小时,颌面接骨板等产品便打印成型……这看似平常的工业场景,实则正推进中国医疗智造领域的重要进展。
4月1日,天府新区“立园满园”促进活动暨凤栖谷开园入驻仪式举行,作为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的首批入驻企业,成都天齐增材智造有限公司(简称:天齐增材)正式投入运营,完成研发生产基地升级,开启“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双轮驱动的新发展阶段。
“这不像工厂,倒像未来实验室。”当天活动结束后,与会代表走进天齐增材生产车间,只见数十台工业打印机有序作业,绿色激光束如经线穿梭,将钛合金粉末精准熔铸成各类智钛颌面接骨板和各类口腔修复体。
移步至医工交互区,一场微米级个性化定制方案正在精准呈现。工程师迅速将华西口腔医院传输来的患者数据导入系统,AI算法即刻生成一个个性化的牙齿模型,一旁的3D打印机随之启动。
在产业链展区,各类3D打印全身硬组织修复体与工业应用产品,彰显着这项技术的跨界潜力。
几日前,央视财经频道《中国好医生》栏目将镜头对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祝颂松医生团队,他们借助3D打印技术开启了“精准定制”时代,让错位骨骼重获新生。
节目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场长达6小时的手术,7块3D钛板与29颗钛钉精准固定患者小高的骨块。术后第三天,当纱布拆下时,小高下颌线条变得流畅,咬合功能逐渐恢复……
助力这场手术成功的核心技术,正是天齐增材的“3D打印患者匹配式颌面接骨板”。
↑3D打印患者匹配式颌面接骨板、kaiyun登录树脂3D打印截骨导板、金属3D打印截骨导板。
天齐增材生产负责人邹善方介绍:“我们凭借先进的3D打印技术,攻克了颌面骨骼手术中传统接骨板难以精准匹配的技术难题,让手术更高效、精准,大大促进患者康复。”不久前,天齐增材成功获批国内首个“3D打印患者匹配式颌面接骨板”三类注册证书,突破了传统术式思维模式,将正颌手术引入数字化3.0精准定制时代。
此外,天齐增材取得的“牙科金属种植导板注册证”,打破了传统种植导板的局限,为牙科种植手术带来革命性变革。目前,企业正联合华西口腔,开展国产首款适配中国人骨骼特征的3D打印颞下颌关节假体研发工作,该项目已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成都天齐增材智造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高邦奎还提到,公司在凤栖谷建成增材制造数字化口腔旗舰示范基地。如今,通过口扫、CT扫描数据,AI系统几分钟就能生成精准匹配的义齿三维模型,3D打印技术将制作周期从7天缩短至24小时。
“扎根新区六年,我们从技术火种成长为全产业链企业。通过并购登特义齿贯通齿科产业链,拓展国际市场。如今凤栖谷智能工厂投产,我们将在颌面外科定制领域实现‘数字化颌面外科3.0’的行业突破。”谈及公司发展,高邦奎感慨万千。
目前,天齐增材已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成功实施多例3D打印患者匹配式颌面接骨板手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公司还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都市新经济梯度培育种子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入驻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是天齐增材迈向新阶段的重要一步。高邦奎透露:“凤栖谷集聚的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企业,正是我们期待的创新伙伴。我们已预留30%产能承接区内企业定制需求,也希望联合申报创新实验室。”
展望未来,天齐增材将积极融入天府新区产业布局,发挥增材制造“材料-打印-应用”全产业链优势,推动精准医疗、工业应用等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新区硬科技标杆。未来三年,公司计划完成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出更多三类3D打印医疗产品。同时,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让中国智造走向全球。